#河北身边事##沧州身边事##沧县# 感恩遇见,您可以点下“关注”,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。
一、水月寺的由来
水月寺是沧州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寺院,其建造与重修历经多个朝代。据记载,该寺最初建于后周广顺三年(公元953年),原址位于沧州城外西南角。明宣德十年(1435年),僧人泽安将其迁至城北盐场东侧,后经多次重修扩建。清同治年间,因运河决堤洪水冲越寺庙,遂以谐音更名为“水月寺”。
寺内建筑宏伟,三进院落包含山门、次殿、大殿及后殿,供奉弥勒佛、韦陀、十八罗汉等神像。值得一提的是,驻防沧州的武官范天贵虽为武将,却为寺庙题写匾额,苦练书法三年方成“水月寺”三字。
二、八角琉璃井与黑龙仵龙
沧县仵龙堂乡的八角琉璃井开凿于北魏时期(公元471年),井口呈八角形,传说是镇压黑龙仵龙之地。
传说内容:北魏时期,仵清村一李姓老妇怀孕36个月诞下一子,取名仵龙。仵龙天生神力,能化身为黑龙布雨救灾。一次因误现原形吓坏母亲,逃至黑龙江。
后东海龙王三太子作乱,仵龙为民除害斩杀恶龙,却被龙王囚于井中。村民感念其恩德,建八角井联通东海供水,并设仵龙祠祭祀。每逢干旱,百姓至此祈雨,形成“龙池祈雨”的独特民俗。
三、沧州铁狮子“镇海吼”
沧县旧州城的铁狮子“镇海吼”铸造于后周广顺三年(953年),重约32吨,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铸铁文物。其铸造目的有两种说法:
1. 镇水患说:沧州近海,常遭海啸侵袭,百姓集资请山东工匠李云铸造铁狮镇海。狮身刻有捐资者姓名及“山东李云造”字样,佐证此说。
2. 周世宗惩罪奴说:《沧县志》记载周世宗北伐契丹时命罪奴铸狮镇城,但因周世宗不信佛,此说存疑。
铁狮历经千年风雨,却在20世纪因不当维护受损,成为文物保护的反面案例。
四、仙女下凡与张飞显灵
故事梗概:孤儿王小大购得《仙女下凡》年画,除夕夜供奉时画中仙女现身相伴,并告知召唤咒语“燕飞、燕飞,下来陪杯”。村中光棍“媳妇迷”偷画后误念“张飞、张飞,下来”,竟召出黑脸张飞,吓得钻入灶膛。此传说融合爱情与幽默,反映民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五、海蜇献眼的传说
黄骅沿海流传海蜇失去双眼的缘由:龙王麾下大将龙虾因轻敌被海胆刺瞎双目,海蜇为救水族和平,自愿献出双眼。龙王感其无私,允其自由游弋四海,小鱼小虾则自愿成为海蜇的“眼睛”,故有“海蜇满海行,鱼虾当眼睛”之说。
六、镇武庙与神门口
明代弘治年间,沧州严崇坊建镇武庙供奉镇武大帝及雷公、龟蛇二将。相传运河发大水时,三尊木雕神像漂至麻姑寺渡口,被道士指引建庙供奉。神像途经的巷子得名“神门口”,庙会香火鼎盛,尤以祈雨仪式闻名。庙虽毁于20世纪50年代,但“镇武庙”作为地名沿用至今。
七、马致远求学传说
元代戏曲家马致远(东光县人,今属沧州)少时家贫,至沧县铁佛寺求学问路。寺中长老以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”勉励,马遂改名“致远”,号“东篱”,终成元曲四大家之一。此故事彰显沧州崇文重教之风。
谢谢您耐心阅读,谢谢您点赞、收藏,小编难免有疏漏,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,小编感恩
上一篇: 道路封闭通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