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导航
首页 实时讯息

走在前、挑大梁——海上新山东|护航中国汽车“逐浪”全球

2025-08-28 09:02:00 浏览:0

“呜……”伴着汽笛声,全球装载量最大的低碳智能超大型汽车滚装船“安吉安盛”轮,在烟台港顺利完成3850台出口汽车装载任务,缓缓驶离码头,向着欧洲进发。

这是继6月20日“安吉宏盛”轮首航发运后,烟台港迎来的第二艘9500车位汽车滚装船,标志着全球最大汽车滚装船与世界一流专业化码头再次实现“无缝兼容”,为中国车企逐浪“大航海时代”提供坚实支撑。

作为中国自主制造的首艘9500车位超大型汽车滚装船,“安吉安盛”轮实力亮眼。该轮总长228米、型宽37.8米,设有13层车辆甲板,拥有9500个标准装载车位,单航次商品车运输量足以停满20个标准足球场。其与姊妹船“安吉宏盛”轮并肩,凭借超大装载量、超强运输力与超高能效水平,成为当前全球汽车滚装船领域的佼佼者。

超强的装载力和运输力也对烟台港的接卸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。为此,在“安吉安盛”轮在港作业期间,烟台港与烟台海关、烟台海事、烟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、烟台港引航站等口岸单位和部门密切协作,持续畅通“集港、短驳、查验、报关出口、船舶靠离”绿色通道,为船舶高效作业筑牢保障。

针对该轮货物装舱量大、集港时间紧迫等难点,烟台港成立装船配载专班,精细化梳理集港、装船流程,实现计划调度、市场营销、生产作业等各环节无缝衔接,24小时高效有序运转,最大化压缩船舶在港停时,装船质量效率得到船方、客户一致好评,为“世界上有多大的船,山东港口就有多大的码头”再添生动注脚。

事实上,“安吉安盛”轮的高效作业并非个例。作为山东港口商品车物流基地港和中国北方商品车物流枢纽港,烟台港打出“市场多元+通关提速+智慧物流”组合拳,助力国内外贸企业破浪出海,闯出新商路。

今年5月,来自韩国的商用车及汽车零配件,经过卸船、保税、装车,通过铁路运输发往新疆喀什口岸,再换装运至中亚。这是全国首趟“一单制”跨境铁海联运班列,而这一模式彻底改变了此前日韩跨境“零散货源”的运输困境:

以往“零散货物”到港后需单独对接多方物流企业,常因货量小需“拼单”,面临等待时间长、手续繁琐、跟踪不便等问题;如今依托“港口码头+铁路场站”一站式服务,路港合署办公提前掌握货物关键信息,统筹规划跨境与本地货源,实现货物到港1小时内装车、3小时内启运,铁海联运无缝衔接,较传统运输方式节省50%时间。

在破解“零散货物”运输难题、优化多式联运效率的同时,烟台港也在智慧化升级上持续发力,用科技为商品车出海按下“加速键”。

站在烟台港汽车码头远眺,65万平方米的专业化堆场上,待出口商品车绵延至码头前沿;调度人员远程下发指令后,15台AGV机器人即刻行动,在滚装船与立体车库之间精准穿梭,完成商品车搬运作业。“这些AGV小车采用激光雷达、北斗导航等融合定位技术,可实现无人驾驶状态下的精准操作。”山东港口烟台港汽车码头分公司技术信息中心主任王一介绍,为进一步提升效率,今年研发团队还为AGV前后两端各加装两个多线程雷达,使其具备360度全场景感知能力,配合车型数据库,每辆商品车的平均取车效率提升 5秒。

“这看似微小的进步,相当于每天多释放近2小时作业窗口,为商品车加速‘出海’提供坚实支撑。”王一说。

作为山东港口商品车物流基地和中国北方商品车物流枢纽港,烟台港持续在航线网络布局、智慧绿色港口建设、特色品牌服务等方面深耕不辍,成功开辟11条外贸航线和5条内贸航线,连接非洲、东南亚、欧洲、美洲等地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,实现全球主要商品车码头全联通,商品车国际中转量全国沿海港口第一,外贸量位列全国第三位。YMG全媒体记者 童佳怡 通讯员 严纲轩

猜你喜欢

  • 走在前、挑大梁——海上新山东|护航中国汽车“逐浪”全球

  • 厦门港务重大资产重组获省国资委批准

  • 加拿大宣布取消多项针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关税

  • 引入金融“活水” 助力航运发展

  • 为辅助驾驶系上法规“安全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