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千佛山西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“千禧HUI客厅”让人不禁驻足停留,这是社区在文化社区建设过程中,打造的复合文化阵地,以独特的功能定位和人文温度,成为连接居民、激活社区文化活力的重要纽带。它不仅是一处物理空间,更是社区“学习、活动、服务、交流议事”四大阵地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,让文化浸润生活,让邻里情暖人心。
——这是居民学习的阵地。“千禧HUI客厅”作为开放式阅读空间,设置红色政治法律专区、听书区、图书漂流角等三大特色区域。红色政治法律专区内,整齐陈列着党史、法律法规等相关书籍与资料,这里是居民学习红色文化、了解政策法规的“充电站”。社区定期在此开展主题学习会,邀请老党员讲述革命故事,组织法律工作者提供现场咨询,让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传承,让法治精神融入日常生活。听书区推出“千西之声”有声图书,可链接学习强国、喜马拉雅等线上资源,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。图书漂流角则彰显了社区的共享理念与文明风尚。居民们将家中闲置的图书带到这里,贴上专属标签,供他人免费借阅,阅读从个人行为变成了邻里互动的桥梁。
——这是居民活动的阵地。近年来,千佛山西路社区秉持“全龄友好服务”导向,聚焦“一老一小一青年”群体需求,现已建成“千禧医站”“钩甜织梦”等9个文化服务项目。“千禧HUI客厅”就是“千禧医站”项目的主要活动场地,在每个月第四周的周六,三甲医院、专科诊所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常态化义诊服务,现已连续开展25期,为居民提供血压血糖检测、中医把脉、压耳豆、眼科筛查、口腔检查等10余项基础诊疗服务。同时,社区还每月固定开展“头等大事义剪日”“HUI邻解忧普法日”等活动,年均组织公益活动百余场,志愿服务沉淀为社区特有的公益文化自觉。
——这是为民服务的阵地。在“千禧HUI客厅”全面营造“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”,打造社区“清凉驿站”“小荷暖新角”等服务场景,站内配备微波炉、充电设备等便民设施,以及应急药箱、雨具等应急物资,确保实现“热可纳凉、渴可饮水、累可歇脚”的服务目标。“小荷暖新角”特别配备卫生巾、护手霜等女性用品,把对妇女的关爱落到实处。在这里还有一处“竖起来”的共享绿地,居民家中不方便养却又不忍丢弃的花草都可以放到这个小花园,有志愿者定时浇水养护,小小花草成为居民间情感联结的纽带。
——这是居民交流议事的阵地。除了丰富的文化和服务供给,“千禧HUI客厅”还承载着社区交流议事的功能。邻里间的闲聊、小组式的讨论时常在这里发生,不少关于社区治理的“金点子”就源于此。社区工作人员表示,客厅的开放式布局打破了传统空间的隔阂,让居民更愿意主动交流,一些停车管理、环境改造等民生问题的初步设想,就是在大家的闲谈中逐渐清晰,再通过“邻里议事厅”等平台推动解决,社区凝聚力不断增强。
“千禧HUI客厅”将冰冷的物理空间转化为充满温度的文化人文场域,它不仅是居民汲取知识、享受服务的“幸福驿站”,更是邻里守望相助、共商社区治理的“情感纽带”,“家”的氛围在社区肌理中不断延伸,成为基层治理中一道亮丽的文明风景线。
(济南日报·爱济南 记者:汪星宇 通讯员:白晓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