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导航
首页 实时讯息

覆盖长治9个县区、超20万亩!“一免五增”技术为玉米增产开“良方”

2025-09-06 10:13:00 浏览:0

  天气干旱,影响玉米产量;耕作层越来越浅,制约土壤养分吸收……如何破解农作物增产难题?8月31日,沁源县组织开展“一免五增”艺机一体化技术观摩培训,为玉米等农作物增产开出科技良方。这是该技术在长治市第9个县区推广应用的缩影。

  适配旱作农情,助力增产增收。“一免五增”艺机一体化技术,由山西农业大学(省农科院)有机旱作农业研究院研究员任志强技术团队历经多年实践研发。其核心在于农艺农机结合、良种良法配套。其中,“一免”指播前免整地、隔年深松翻,可有效实现蓄水保墒;“五增”涵盖增墒、增养、增密、增绿、增重,从抗旱保苗、培肥地力到最终提升产量,形成完整技术链条。该技术的应用,可有效破解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玉米出苗难、秸秆还田成本高、机械作业成本高等突出问题,实现农业节本提质增效和绿色可持续生产。

  长治市从2023年开始推广“一免五增”艺机一体化技术。近年来,长治市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,打造有机旱作农业“一免五增”艺机一体化集成技术示范区,加大农技推广力度,提升作业服务质量,切实将该技术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,为全市有机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。目前,该技术在长治市9个县区推广面积达20万亩以上。推广区域内,玉米等农作物耐旱、抗病、抗倒性良好,深受广大合作社和种植户好评。

  此次观摩培训邀请任志强技术团队提供现场指导和理论培训。技术团队深入中峪乡玉米种植基地,现场演示“一免五增”艺机一体化技术要点,观摩查看技术应用成效。田间地头,采用该技术种植的地块,玉米挺拔,秸秆壮实,与周边采用常规技术种植的地块形成鲜明对比,让农户直观看到技术落地的成效。理论培训环节,任志强技术团队紧扣沁源县今年遭遇的半干旱气候,以及当地农机作业成本高、耕作层越来越浅等实际问题,针对性拆解技术要点,让农户清晰掌握“播前免整地、隔年深松翻”如何适配本地保墒需求,“增墒、增养、增密、增绿、增重”如何破解本地种植瓶颈,确保技术听得懂、用得上。

  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具备三个优点:一是抗旱出苗,旱地不用等雨,水地不用浇出苗水,出苗率、整齐度达90%以上;二是减少农机作业成本,播种施肥打药一次性完成,亩均节支150元左右,实现节本增效;三是增密提单产、促粒收,通过开深沟探墒播种、中耕培土和菌肥的作用,种植密度增加10%,抗病性和抗倒性增强,亩均增产10%以上,延迟收获20-40天,实现机械化粒收,同时将秸秆粉碎覆盖地表保墒。(常珍珍、孙娇艳)

来源:长治日报

编辑:贾霄星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发布高温黄色预警

  • 覆盖长治9个县区、超20万亩!“一免五增”技术为玉米增产开“良方”

  • “一喷多促”圆满完成!209.2万亩!增产4万吨!

  • 国网西咸新区供电公司:攻坚克难解重载 精细分网保供电

  • 中石油李玮:探索AI大模型赋能生产制造的新模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