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持一张京津冀地区的第三代社保卡,能在三地干什么?
可乘坐公交地铁,能借书,能游览景区、参观博物馆,还能看病购药结算……一张小小的社保卡,从通用到好用,承载着三地民生保障,不断惠及三地群众生活。
京津冀,地缘相近、人缘相亲。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持续推进,三地之间交通越来越便利。在你来我往的过程中,三地人员会面临异地办理社保关系转移、就医购药、政务服务等多方面问题。
这些问题看似小事,实际上却是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大事。京津冀三地以“一卡通”为抓手,聚焦群众关心的一桩桩民生事项,不断为社保卡赋能。
服务保障重在便利。针对群众使用高频场景,三地共同编制一卡通应用项目清单并实行动态调整。目前,三地共实现25项人社服务事项“一卡通办”、6.4万余家定点医疗机构“一卡通结”、3900多条交通线路“一卡通乘”、193家旅游景区“一卡通游”、23家博物馆“一卡通览”、171家图书馆“一卡通阅”。
家住天津、老家在衡水的杜先生表示,三地社保卡畅通后,住院费用报销起来很方便;来自雄安新区的牛女士刷河北的社保卡,在北京城市图书馆成功借到了书;京津冀参保职工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,在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上提交申请即可实现……截至目前,京津冀地区社保卡持卡人数已达1.17亿人,电子社保卡签发量为9687万张。
小小“一卡通”装着“大民生”。“一卡通”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,促进公共服务“跨省过河”、全面融合,带来了服务共享、民心聚合,是区域一体化的新探索。
“一卡通”的推行已经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,相信在进一步推广和深化应用的过程中,会为三地群众带来更多便捷和实惠。这需要各地方和部门之间加强信息共享,把后台数据系统进一步链接打通,持续提升其吸引力,让老百姓真正用得上、用得好。
需要注意的是,老年人是“一卡通”的高频使用者,做好适老化服务,持续提升服务质量,可以让老年人在办理养老金申领等事项时操作更方便,体验感更佳。
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,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。今年,京津冀人社部门签署了2025年人社协同行动书、人社法治、劳动保障监察等三项协议。其中,社保卡“一卡通”行动计划明确,拓展深化社保卡在更多民生领域应用。
我们期待这张小小的卡片,解锁更多领域的创新应用,不断延长民生清单,为京津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增添新动力,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。(王璐丹)
关注河北新闻网,了解河北最新新闻。
上一篇: 大连举行绿色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大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