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乡村干部报
初夏的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后川村,青山环抱间,一个个农家小院错落有致,游客们在庭院里品农家菜、赏田园景。“以前各家单打独斗,现在抱团发展,生意越来越好了!”正在招呼客人的农家乐老板李金芳笑着说。
今年以来,麦积镇深依托麦积山大景区优质文旅资源,创新推行“党建+农家乐”管理模式,通过组织联建、星级联评、规划联编,让216户农家乐实现从“散兵游勇”到“集团作战”的华丽蜕变。
麦积镇农家乐产业党委办公室召开支部会议。(麦积区委组织部供图)
组织联建: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握指成拳”
为解决辖区农家乐长期存在管理松散、标准不一等问题,麦积镇党委今年作出破题之举——由镇党委书记挂帅,整合驻镇单位力量成立农家乐产业党委,定期召开联席会,积极推动问题共解、资源共用,将原本分散的农家乐经营户凝聚成发展共同体,形成“镇党委+产业党委+协会支部”的联动体系。
每月15日傍晚,麦积镇农家乐产业党委办公室总是灯火通明,经营户吴永平早早来到教室,把笔记本和《农家乐(民宿)日常管理细则》整齐地摆在课桌上。作为第一批参加农家乐夜校的学员,他已经养成了雷打不动的学习习惯。
“以前各家关门做生意,现在开门搞学习。”这个由麦积镇农家乐产业党委创办的夜校,已经成为当地农家乐转型升级的“加油站”,课程涵盖食品安全、民宿管理、服务礼仪等实用内容,由专业老师授课,晚上7点整,办公室座无虚席,连过道都加放了塑料凳。
农家乐星级考评组正在挨家挨户检查卫生、服务、安全等指标。(麦积区委组织部供图)
星级管理:红黑榜催生“追星热”
在麦积镇农家乐协会的公示栏前,村民们正围看着最新一期的“红黑榜”。这套由产业党委推行的红黑榜制度,通过公开透明的奖惩机制,已成为推动农家乐提质升级的有力抓手,有效激发了农家乐经营者的内生动力,形成了“先进带后进”的良性竞争氛围。
麦积镇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星级评定体系,定期由党员代表、村民代表组成的考评组,挨家挨户检查卫生、服务、安全等指标。今年前4个月,共评出三星农家乐13户、二星半9户、二星34户、一星160户,同时将评星结果推送至麦积山大景区票务系统,游客按星选店,放心又省心。
数据显示,实施农家乐评星结果和红黑榜制度以来,全镇农家乐投诉率下降80%以上,游客满意度提升至98%以上。三星级农家乐“竹林上苑”的老板马文元坦言:“现在不是拼价格,而是比服务、比特色”。
由麦积镇农家乐产业党委统筹规划的“一轴两心三区”空间布局,正由纸上的蓝图变成百姓的金饭碗。(麦积区委组织部供图)
规划引领:绿水青山变“幸福靠山”
在后川村极目远眺,远处县道如一条玉带蜿蜒,串联起散落的民居,总投资3200万元的后川村农康旅游提升项目,将不断满足游客“吃住行游购娱”多样化需求,真正让党建“红引擎”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。由麦积镇农家乐产业党委统筹规划的“一轴两心三区”空间布局,正在由纸上的蓝图变成百姓的金饭碗。
为了发挥景区党建特殊作用,后川村还积极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去行政化、去形式化、去办公化和进行开放式改造,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游客驿站,不断拓展服务功能,为游客免费提供开水、游览咨询、充电设施、休憩场所,实现服务水平和游客满意度“双提升”。
夕阳西下,麦积山披上金色外衣,农家乐陆续亮起灯笼,炊烟中飘来阵阵饭香。正如麦积镇党委书记霍彦庭所言:“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,做强了就是竞争力,做细了就是凝聚力。”这片被党建“激活”的山水,正谱写着“农文旅康”融合发展的新篇。